刍议知青群体对下乡所在地的贡献:以在黑河地
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,在历时近30年的知青“上山下乡”运动过程中,数万名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杭州及本省其他城市的知青,带着建设边疆和改变农村面貌的崇高理想来到黑河。在这期间,他们以超乎寻常的毅力,克服重重困难,与当地人民群众一起,为黑河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一、知青群体的时代特征
20世纪60年代初,由于“大跃进”运动的失败,城市人口就业途径变得空前狭窄,众多青年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,就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。因此,从1962年起,“上山下乡”运动的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城市。从繁华的城市,来到荒无人烟的边疆,知青们经受住了恶劣的气候环境、艰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劳动等多重考验,客观上源于知青群体所具有的时代特征。正如《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》中所述:“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,又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。”
1.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
1968年,毛泽东同志发出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,很有必要”的号召,在全国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知青“上山下乡”运动。一时间,全国各地的广大城市知青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,纷纷“到农村去,到边疆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。而当时的黑河“百里无人断午烟,荒原一望杳无边”,是名副其实的“北大荒”。在得知黑河的具体情况后,很多知青自愿报名到黑河边境农村插队,他们渴望在边境的艰苦锻炼和血汗洗礼中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。例如,爱辉县四家子公社小三家子大队56名下乡知青中,有21名曾多次以放弃升学、招工机会,拒绝父母和亲友安排转点返城,谢绝党组织病退照顾的行动,表示他们扎根边疆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决心。①一九七四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总结和一九七五年工作意见:1975-03-20,黑河市爱辉区档案馆。原黑河市委宣传部部长祁学俊说:“知青们在党和国家出现困难的时候,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挺身而出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本应由党和国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。”②黑河学院《知青研究座谈会》上的讲话,2011年7月。原黑河市新曙光村党支部书记周廷芳评价知青时说:“哪里的活最艰苦,哪里的任务最危险,他们就自告奋勇地冲在前面,他们中的许多人逐渐取代了当地老乡,成为生产和劳动的生力军和主力军。”①黑河学院《知青研究座谈会》上的讲话,2011年7月。
2.具有奉献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昂斗志
知青下乡时期,我国国民思想单纯,民风质朴,可以说,很多人不计较个人得失,集体主义的思想意识较强。又由于知青自身年龄的关系,英雄主义情结充斥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知青怀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,在苦寒之地,立下了“胸怀朝阳何所惧,甘将热血融寒疆,立下愚公移山志,誓叫荒原换新装”的钢铁誓言。加之青年人身上固有的激情和活力,敢打敢拼,因此,“知青如一团火”,无论是政治学习,还是生产劳动,都有很高的热情,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在参观爱辉知青馆时,解说员讲到孙吴县奋斗人民公社知青时说:“他们不仅干劲十足,而且脑筋灵活,背豆饼时,把豆饼中心穿出一个窟窿,用绳子一栓,扎在肩膀上,走起路来很省劲。背种子时,人多麻袋少,他们就把两个裤筒儿扎上口,装满粮食,往脖子上一卡,比麻袋还好使。”知青们“改天换地”的豪情正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极度渴望。
3.具有时代的进取心及较强的学习能力
知青下乡时,虽然只有十七八岁,但均接受过中等教育,有知识,有文化,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,掌握劳动技能快,并能让文化知识在生产、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。在走访中,原爱辉区上马场乡新曙光村村长、老知青队长谢明玉老先生说:“知青们学什么都快,一教就会。”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,大多数知青都成为生产建设上的行家里手和保卫边疆的主力军,一大批有组织能力、有魄力的优秀知青被输送到县、社党政机关等各个职能部门,广大知青还成为农村发展建设中的一批生力军,有的成为拖拉机手、发电机手、油锯工、电焊工;有的是农业技术员、炊事员、饲养员;有的是大队会计、小学教员、卫生所里的赤脚医生、供销社的店员……。
4.具有那一时代人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
“接受再教育”要去的地方,是那些自然条件艰苦的农村、山区。从繁荣的城市,来到偏远的山村;从温暖如春的江南,到滴水成冰的北陲;从舒适的生活环境,到艰苦的劳动前线,生活环境的反差特别大。然而,知青不断进行着心理上、生理上,以及行为上各种适应性的改变。不仅与当地居民达到了休戚与共、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,而且很快就经受住了各种考验。一是经受恶劣气候的考验。黑河的冬天气温常在零下30多度,哈一口气都会结一脸霜。据黑河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回忆说:“这里的冬天日照很短,下午3点多钟,天已暗了,四周一片漆黑。人走在外面,脸就像刀割一样,手脚几近冻僵,鼻子、耳朵冻得生疼麻木,似乎已不是自己的了,即便穿戴武装到牙齿,但刺骨的寒风还是穿透厚厚的棉衣,侵入骨头。”二是经受艰苦生活的考验。黑河地处边疆,交通不便,村屯分散,人口稀少。初来时,大多知青对农村的生活条件非常不适应,吃、住、行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。黑河知青方泽兴描述当时的生活条件时说:“住的简易房,睡的通铺床,吃的黑馒头,喝的酱油汤。并且那里根本不具备洗澡的条件,许多人身上都生了虱子。白天没时间,晚上又没有灯,虱子就越长越多,有的人睡觉前脱了衣服扔到门口去冻,清早再捡回来一抖接着穿。由于长期超体力劳动和艰苦的生活环境,使一些人严重营养不良。”②同上。三是经受繁重劳动的考验。在这里,知青们肩负着戍边、护林、垦荒、播种、收获、伐木、架桥、铺路等多项艰巨的任务,历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,以常人少有的毅力创立了不朽的业绩。据北安引龙河农场的村民回忆说:“知青们和当地老乡一道,春天犁地播种;夏天铲地,每人一条三里多长的垅,累得腰酸背痛,手上打起血泡;秋天收割、打场;冬天,按常规是坐在炕头喝烧酒的猫冬日子,但他们还是冒着刺骨的严寒,到山里伐木,体力强的还可以,而体力弱一点的就很难应付。总之,一年无闲时。”